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及時、專業的方案,滿足不斷發展的流體自動化市場對創新、可靠和速度的要求

產業聚焦丨關注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必然要求,是解決(jue) 汙染問題的根本之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抓緊解決(jue) 機製和技術問題,優(you) 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作為(wei) 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也麵臨(lin) 一些問題。光伏產(chan) 業(ye) 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從(cong) 而促進高質量發展。

光伏產(chan) 業(ye)

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於(yu) 光伏產(chan) 業(ye) 而言,這既是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目標之一,也是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的體(ti) 現。光伏產(chan) 業(ye) 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策和市場的共同推動。

政策之手:需要健全法製和製度創新

“眾(zhong) 所周知,光伏發電成本包括技術成本和非技術成本,從(cong) 多年來的發展情況來看,光伏行業(ye) 的技術成本下降幅度超90%,但總成本中占比高達20%-30%的非技術成本卻並未呈現同步下降趨勢。此外,在新能源平價(jia) 上網項目大規模建設的當下,除了非技術成本以外,電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落實全額保障收購、穩定電量輸出和長期電價(jia) 保障等一係列問題也需要一一解決(jue) 。”蘇美達集團總經理蔡濟波認為(wei) ,推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健全法製和製度創新,切實降低行業(ye) 非技術成本。

賽維太陽能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甘勝泉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其高質量發展需要主管部門從(cong) 宏觀政策方麵引導推動。政府要進一步完善產(chan) 業(ye) 政策和技術質量標準。為(wei) 保持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國際戰略高地,政府有形之手應轉向企業(ye) ,組織培育中國科技型綠色能源領軍(jun) 企業(ye) ,組織打造中國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航母群。同時加大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力度,鼓勵企業(ye) 加強技術研發投入,進一步推動中國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國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建議適時提高市場準入和技術質量門檻,抵製粗放低效落後的產(chan) 能;進一步減輕企業(ye) 稅費負擔,讓企業(ye) 有更多的資金投向技術研發、裝備升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於(yu) 技術研發實力厚實、技術成果豐(feng) 碩的企業(ye) ,從(cong) 稅收、融資和補貼方麵給予更多的政策傾(qing) 斜支持,以助推其產(chan) 業(ye) 化及高質量發展;對積極淘汰落後產(chan) 能、升級技術裝備的企業(ye) 給予專(zhuan) 項補助或稅費優(you) 惠等。同時也要尊重市場規律,對市場和客戶的需求要放手交給市場抉擇,尤其要注重構建公平競爭(zheng) 環境。”甘勝泉說。

對於(yu) 光伏行業(ye) 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目前國家正不斷地提出新的解決(jue) 方案。近期,2019光伏政策征求意見發布,其中的補貼競價(jia) ,從(cong) 一定程度上在鼓勵企業(ye) 提升技術,降低成本;另一方麵也在促使地方加速降低非技術成本以提高本省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今年兩(liang) 會(hui) 也釋放出很多利好消息,比如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yu) 結構性減稅並舉(ju) ,重點降低製造業(ye) 和小微企業(ye) 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

東(dong) 興(xing) 證券電力設備與(yu) 新能源研究員賀朝暉認為(wei) ,行業(ye) 受益增值稅率下調,傳(chuan) 統裝備製造企業(ye) 受益將更充分。促進新能源消納,將利好清潔能源運營企業(ye) 。從(cong) 政策的角度,未來配額製的出台將進一步為(wei) 清潔能源消納保駕護航。兩(liang) 會(hui) 期間透露的信息表示,新能源行業(ye) 未來將朝著市場化、減稅降費、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前進。

打鐵之手:打鐵還需自身硬

推動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除了需要完善政策,光伏企業(ye) 也普遍認為(wei) ,“打鐵還需自身硬”。“從(cong) 光伏企業(ye) 角度來說,新能源企業(ye) ,要持續創新產(chan) 品、創新應用、創新係統、創新方案、創新模式、創新標準,不斷補齊新能源還存在的不足與(yu) 短板,消除電網側(ce) 、需求側(ce) 對新能源的各種顧慮、質疑。”蔡濟波表示,接下來品牌將會(hui) 通過多晶工藝的調整進行效率提升。在產(chan) 線上由多晶向單晶轉化,擴大單晶的占有份額,但仍會(hui) 保留多晶產(chan) 線。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表示,在供給側(ce) 方麵,綠色能源企業(ye) 需要根據市場產(chan) 品需求進行產(chan) 品優(you) 化和產(chan) 能規劃,同時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儲(chu) 備,推動綠色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在需求側(ce) ,應不斷向消費者普及綠色能源知識,通過綠證等形式,增加消費者使用綠色能源的獲得感,進行能源消費觀念變革,推動綠色能源消納。

現在是實現光伏平價(jia) 上網的重要階段,毫無疑問,企業(ye) 應該注重產(chan) 品技術研發,致力於(yu) 生產(chan) 低本高效產(chan) 品,才能推動光伏乃至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對於(yu) 光伏產(chan) 業(ye) 而言,應如何向高端化裝備升級轉型?企業(ye) 在技術研發、製造裝備升級方麵應該如何布局規劃?

“經曆國內(nei) 外市場的考驗,我國在光伏製造和光伏應用方麵處於(yu) 領先地位,保持我國光伏行業(ye) 的領先地位,實現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光伏行業(ye) 應始終堅持技術引領和技術創新,掌握光伏製造的核心技術。晉能科技將繼續遵循量產(chan) 、中試和研發的迭代發展技術戰略,根據市場產(chan) 品需求進行有計劃的製造裝備升級。”楊立友說。

正信光電營銷總裁李倩表示,高端化裝備升級轉型也是企業(ye) 發展的必然要求。一直以來,正信非常注重技術研發和製造裝備的升級。2019年,我們(men) 將引進新的產(chan) 線,擴大產(chan) 能,預計產(chan) 能將達到5GW。在技術方麵,正信的石墨烯自清潔組件,能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轉換效率,同時石墨烯組件自身的親(qin) 水性能可以大大減少電站等的運維成本,從(cong) 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甘勝泉表示,光伏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裝備升級轉型,是光伏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平價(jia) 上網進程的要求,也是光伏產(chan) 業(ye) 今後的主要行情。光伏產(chan) 業(ye) 本身要認清這個(ge) 趨勢,順勢而為(wei) 。主要圍繞提升產(chan) 品質量、生產(chan) 效率進行高端化裝備升級轉型,比如提升太陽能產(chan) 品發電效率、加大設備或生產(chan) 線產(chan) 量、降低產(chan) 品生產(chan) 成本、集約化勞動力不斷實現智能化製造。作為(wei) 曾經多晶矽龍頭的賽維,也在積極地改造升級現有裝備、引進消化高端化裝備。2019年,賽維將鑄錠單晶矽片及電池列為(wei) 重點研發產(chan) 品,將以多晶鑄錠技術為(wei) 基礎,通過技術升級和工藝改造,實現大產(chan) 能低成本製備。當前,賽維基本掌握了鑄錠單晶生長、製備的核心技術和關(guan) 鍵工藝方法並已開始進行批量生產(chan) 。

建議

“多腿走路”破除光伏發展障礙

光伏產(chan) 業(ye) 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加快破除一些頑疾。這些頑疾已經成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長期健康發展的障礙。究竟該如何清除光伏產(chan) 業(ye) 長期健康發展的障礙,光伏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的一些建議也許可以給政策決(jue) 策提供些許參考。

光電消納需要三方合力

光伏發電消納是一個(ge) 係統性問題,涉及電源、電網、用電負荷和用電積極性等多方麵問題。加快解決(jue)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消納問題,一直是行業(ye) 的焦點。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看,光伏發電消納的難點在哪裏?應從(cong) 哪些方麵解決(jue) ?

賽維太陽能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甘勝泉表示,需要政策、企業(ye) 和用戶三方麵的合力加以解決(jue) 。首先,在平價(jia) 上網時代前還是需要政策大力助推,比如政策鼓勵光伏發電企業(ye) 加大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讓發電企業(ye) 、電網企業(ye) 和電力用戶覺得“賣的有利”“買(mai) 的劃算”“用的實惠”,三方共贏;政策鼓勵電網公司積極建設智能電網、改造電力係統,以適應大規模光伏發電的接入;盡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額製度,明確光伏電力的市場及消費比例等。

“一是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清潔能源都需要麵對的問題,資源和需求逆向分布,大規模的電站建設一般需要寬闊的土地資源,用電負荷的城市地區寸土寸金,更加適合小型電站項目建設,難以大規模化建設;二是清潔能源高速發展與(yu) 近年來用電增速不匹配,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支持下,清潔能源特別是風電、光伏發電的裝機整體(ti) 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遠超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增速,供需不匹配問題造成了較大的消納壓力;三是風電、光伏發電的出力受自然條件影響,存在比較大的波動性,大規模並網後,給電力係統的調度運行帶來了較大挑戰。目前我國電力係統尚不完全適應如此大規模波動性新能源的接入。”蘇美達集團總經理蔡濟波說。

蔡濟波建議,綜合以上因素,應該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遠離城市地區的電站電力輸出問題;另一方麵提升係統的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和調節能力,根據不同清潔能源的發電特性,加強多種清潔能源間的互補;消費者方麵,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提高清潔能源的普及率。

蔡濟波同時表示,就企業(ye) 而言,應該主要靠技術進步促進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讓用戶願意消費、消費得起;同樣靠技術進步提升光伏發電的功率預測水平,為(wei) 調度機構優(you) 化調度運行方式提供保障。電力用戶也要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優(you) 先選用積極消費光伏電力,為(wei) 光伏發電消納、節能減排作出社會(hui) 公民應作的貢獻。

多途徑解決(jue) 補貼拖欠和稅費負擔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不斷增加以及部分環節電價(jia) 附加沒有足額征收等原因,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持續加大。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超過1400億(yi) 元,其中光伏行業(ye) 缺口超過600億(yi) 元。補貼資金缺口巨大及撥放不及時,已嚴(yan) 重製約了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發展,並且嚴(yan) 重影響電站投資商的生存與(yu) 發展。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wei) ,國家補貼目錄確認周期和發放周期冗長,申報程序繁瑣。從(cong) 申報到資金撥付時間跨度長達一年甚至兩(liang) 年以上,加重了拖欠問題。可再生能源補貼第7批目錄僅(jin) 收錄了2016年3月底之前並網的光伏發電項目,且目前補貼資金還未到位,嚴(yan) 重造成了項目電站運營商的資金緊張問題。2018年“531政策”後,光伏項目已經進入無補貼或者按補貼額定光伏裝機量的新階段,新項目不會(hui) 增加補貼缺口,因此需要國家一次性解決(jue) 曆史補貼的問題。

南存輝建議,簡化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的征收和補貼申報、審批、撥付方式,縮短補貼發放周期,同時免除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在征收、發放過程中的各種稅費,以真正減輕企業(ye) 的負擔。盡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額製度,建立綠證市場,啟動綠色電力證書(shu) 強製性約束交易。提高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征收標準,加大征收力度,彌補資金缺口。出台配套政策,鼓勵裝機容量較大的企業(ye) 發行綠債(zhai) ,對拖欠補貼項目進行資產(chan) 證券化處理,減輕企業(ye) 資金壓力。財政部發行補貼式國債(zhai) ,既能解決(jue) 補貼資金來源,也提升金融機構對光伏產(chan) 業(ye) 的信用評級,帶動更多資金解決(jue) 補貼拖欠問題。

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認為(wei) ,在充分發掘現有政策潛力,適當提高現有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標準,加強對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在征收和使用過程中的監管的同時,調整已有補貼的結構比例,促進多種能源平衡發展。建議財政部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力度來兌(dui) 付累計欠補貼。

陳康平建議,減少對燃煤發電企業(ye) 的上述相關(guan) 附加補貼,並將歸集的相關(guan) 資金改為(wei) 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產(chan) 業(ye) 發展,彌補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補貼等支持資金的不足。此外,還應該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征收標準,並保證全部電量足額征收。

而在減輕光伏發電企業(ye) 稅費負擔方麵,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為(wei) ,目前根據現行上網電價(jia) 結合光伏發電項目數據平均測算,企業(ye) 實際繳納的度電增值稅達到6分到8分。企業(ye) 獲得貸款後,作為(wei) 成本很大占比的利息完全不能抵扣增值稅。建議參照小型水力發電項目的增值稅繳納政策,將光伏發電項目納入按照3%征收率簡易征稅範圍。

南存輝建議,盡快下發《關(guan) 於(yu) 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的文件,或者根據國家現行的土地使用稅優(you) 惠政策,結合光伏發電企業(ye) 光伏方陣用地的實際情況,盡快明確光伏方陣用地適用的優(you) 惠政策。

記者觀察

如何抓住“值得期待的光伏2019”


光伏產(chan) 業(ye) 是我國少數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光伏發電清潔無汙染。普及利用光伏發電對節能減排、打贏藍天保衛戰,建設美麗(li) 中國具有重要作用。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是我國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政策助推和光伏行業(ye) 共同努力下,2019年光伏產(chan) 業(ye) 較高質量發展值得期待。

2019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國內(nei) 政策的及時落地及政策的持續性將可能是影響光伏業(ye) 務開展的關(guan) 鍵因素。

據蘇美達集團總經理蔡濟波介紹,蘇美達未來將重點布局兩(liang) 個(ge) 方向:一個(ge) 為(wei) 產(chan) 品貿易,另一個(ge) 為(wei) 以工程、EPC、運維為(wei) 主導的服務貿易。國內(nei) 重點關(guan) 注在不需要補貼的分布式業(ye) 務,重點落在一些中小型企業(ye) ,小而精的客戶,並為(wei) 客戶設計專(zhuan) 有的節能減排方案。國外繼續推廣PS的產(chan) 品貿易。同時推進EPC和運維的項目開發,其中工程EPC包括國內(nei) 外能源工程,不僅(jin) 僅(jin) 光伏,還有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多種能源,目前已經在開發的項目已達1GW。

東(dong) 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則表示,2019年光伏產(chan) 業(ye) 將一改2018年下半年的低迷,重新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東(dong) 方日升除了維持現有的光伏市場,將不斷開發“一帶一路”及“兩(liang) 廊一圈”光伏市場以及新興(xing) 市場。此外,東(dong) 方日升還會(hui) 加快國內(nei) 外電站建設的步伐,全麵布局儲(chu) 能業(ye) 務,爭(zheng) 取形成光伏及“光伏+”業(ye) 務齊肩並進,全球市場全麵開發的格局。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表示,當前全球光伏發電都在從(cong) 補貼走向競價(jia) 模式,降本增效依然是光伏技術提升的目標,終端客戶對於(yu) 高性能、高品質產(chan) 品的偏好也會(hui) 非常明顯。晉能科技在產(chan) 品、服務方麵也會(hui) 進行全麵升級,主流單多晶產(chan) 品緊跟行業(ye) 趨勢,異質結技術產(chan) 業(ye) 化也會(hui) 取得突破性進展,為(wei) 客戶提供更豐(feng) 富的解決(jue) 方案。晉能科技將持續投入研發,升級產(chan) 品服務,同時加強開拓海外市場,增加海外客戶數量和銷量,加快全球化步伐。

除了市場,綠色金融的發展未來也麵臨(lin) 機遇。蔡濟波表示,綠色金融的發展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不僅(jin) 可以促進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麵也可以促進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最終實現經濟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領域中,光伏作為(wei) 綠色發展的重要工具,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將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與(yu) 光伏企業(ye) 合作,攜手共同促進綠色金融產(chan) 業(ye) 的發展。

2019年全新大幕開啟,光伏行業(ye) 迎來新的機遇與(yu) 挑戰。賽維太陽能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甘勝泉表示,新的一年,賽維將立足廣闊海外市場,開辟全新“試驗田”,繼續驅動“技術”“人才”雙齒輪,推動企業(ye) 加速發展。基於(yu) 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光伏電站工程EPC總承包經驗,新賽維計劃開拓東(dong) 南亞(ya) 和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甘勝泉表示,為(wei) 確保項目順利進行,賽維聘請國際化專(zhuan) 業(ye) 人才團隊,根據不同市場特性,開發適合當地發展、市場需求的產(chan) 品及服務。與(yu) 此同時,賽維已與(yu) 各地有實力的企業(ye) 開展強強合作,通過優(you) 勢互補,為(wei) 電站提供本土化管理運維,提升項目服務品質,進一步加深市場拓展。

在不久前由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戶用光伏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辦的中國戶用光伏品牌大會(hui) 上,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標準委員會(hui) 馮(feng) 亞(ya) 彬針對近期發布的10項戶用光伏發電係統係列標準的編製曆程、適用範圍、係列標準內(nei) 容概要以及實施與(yu) 應用作了詳細介紹。該10項標準包含勘察與(yu) 安裝場地的評估、並網設備要求、安裝與(yu) 調試規範、驗收規範、運行和維護規範、發電性能的評估方法等方麵的內(nei) 容,標準的發布擺脫了戶用光伏無標準可依的局麵。

對於(yu) 光伏發電的政策方向和戶用光伏的發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li) 指出,我國戶用光伏與(yu) 國際的發展路徑完全不同,歐美國家在十幾年前光伏產(chan) 業(ye) 主要靠戶用光伏的市場提供支撐,七八年前成本快速下降以後,戶用的其它分布式以及地麵電站並行發力。我國由於(yu) 居民交叉補貼比較嚴(yan) 重,從(cong) 經濟性來說市場環境是最弱的,但是在最近一兩(liang) 年也實現了高速的發展,這跟產(chan) 業(ye) 的努力和成本快速下降有很大的關(guan) 係。戶用光伏的發展還是要建立係統性的服務體(ti) 係,這是近期要完成的任務,從(cong) 未來發展來看,戶用光伏結合儲(chu) 能的發展將是未來一個(ge) 很重要的應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