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及時、專業的方案,滿足不斷發展的流體自動化市場對創新、可靠和速度的要求

光伏組件的光電轉化效率怎麽測量

  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光伏組件扮演著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當我們(men) 提及采用255Wp的光伏組件時,這裏的“p”是peak的縮寫(xie) ,意味著在標準測試條件下,該組件的峰值功率可以達到255W。然而,這個(ge) 標稱功率並非恒定不變的,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輻照度和溫度是最為(wei) 關(guan) 鍵的兩(liang) 個(ge) 變量。

光伏組件的光電轉化效率怎麽(me) 測量

  標準測試條件(STC)是光伏組件性能評估的基準,它要求輻照度為(wei) 1000W/m2,電池溫度為(wei) 25℃,且大氣質量為(wei) AM=1.5。隻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才能被準確測定為(wei) 標稱功率。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些條件往往難以達到。當輻照度和溫度發生變化時,光伏組件的功率也會(hui) 隨之變化。

  以一款標稱功率為(wei) 250W的光伏組件為(wei) 例,當輻照度降至800W/m2,電池溫度降至20℃時,其輸出功率可能僅(jin) 為(wei) 183W,僅(jin) 為(wei) 標況下的73.2%。這表明,非標準條件下的光伏組件輸出功率普遍偏低。此外,光伏組件的功率誤差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一般而言,功率誤差為(wei) 正負3%,這意味著組件的實際功率可能在242.5W至257.5W之間波動。然而,有些組件可能存在正偏差,即實際功率高於(yu) 標稱功率。

  除了功率,光電轉化效率也是衡量光伏組件性能的重要指標。理論上,尺寸和標稱功率相同的光伏組件應具有相同的效率。光伏組件由電池片組成,這些電池片將光能轉化為(wei) 電能。組件的效率取決(jue) 於(yu) 其接收到的光能與(yu) 轉化為(wei) 電能的比值。以一款1.638m2的光伏組件為(wei) 例,當輻照度為(wei) 1000W/m2時,組件上接收的功率為(wei) 1638W。若其輸出為(wei) 250W,則效率為(wei) 15.3%;若輸出為(wei) 255W,則效率提升至15.6%。

  在光伏組件的設計和使用過程中,電壓與(yu) 溫度係數是兩(liang) 個(ge) 需要特別注意的參數。電壓分為(wei) 開路電壓和MPPT電壓,而溫度係數則包括電壓溫度係數和功率溫度係數。在進行光伏係統的串並聯方案設計時,必須考慮這些參數以及當地的極端溫度,以確保組件與(yu) 逆變器之間的匹配性。

  然而,光伏組件的性能並非總是穩定可靠的。在實際應用中,它們(men) 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cong) 而導致出力下降甚至失效。熱斑效應是其中一種常見的問題。當光伏組件中的某個(ge) 部分被遮擋時,被遮擋的部分將成為(wei) 負載,消耗其他部分產(chan) 生的能量,並產(chan) 生熱量。這種熱量積累可能導致組件損壞。為(wei) 了防止熱斑效應,通常會(hui) 在組件的正負極之間並聯一個(ge) 旁路二極管,以避免能量被消耗在被遮擋的部分。然而,當熱斑效應嚴(yan) 重時,旁路二極管可能會(hui) 被擊穿,導致組件燒毀。

  除了熱斑效應,PID效應也是影響光伏組件性能的重要因素。PID效應是指在高電壓作用下,光伏組件中的玻璃、封裝材料之間產(chan) 生漏電流,導致組件性能下降。這種效應在高溫、高濕、高鹽堿的環境下尤為(wei) 明顯。PID效應嚴(yan) 重時,可能導致組件功率衰減50%以上,嚴(yan) 重影響整個(ge) 光伏係統的發電效率。

  此外,電池片隱裂也是光伏組件常見的問題之一。隱裂可能是由於(yu) 生產(chan) 過程中的機械應力或熱應力造成的。這些隱裂雖然肉眼難以察覺,但卻可能對電池片的性能產(chan) 生嚴(yan) 重影響。隱裂會(hui) 導致電池片的功能下降,甚至失效,從(cong) 而影響整個(ge) 光伏組件的性能。

  綜上所述,光伏組件的性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為(wei) 了確保其穩定可靠地運行,我們(men) 需要深入了解這些因素,並在設計、生產(chan) 和維護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和應對。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充分利用太陽能這一清潔、可再生的能源,為(wei) 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