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對話》:光伏如何才能擔當大任?
時至今日,能源和人類的發展休戚與(yu) 共,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人們(men) 通常會(hui) 覺得“雙碳”的減碳是跟煤炭有直接關(guan) 係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未來中國的能源煤炭將扮演什麽(me) 樣的角色?新能源如何才能擔當大任?3月12日,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播出了《從(cong) 能源看懂中國經濟》,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谘詢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杜祥琬,中國社科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朱彤一起解讀如何從(cong) 能源看懂中國經濟。
拉閘限電背後真的是煤的錯嗎?
杜祥琬表示,不能讓煤炭背鍋,數據顯示,去年一年電力增加了10.3%,不缺電,中國的煤也在增加,不缺煤,但還是拉閘限電。兩(liang) 個(ge) 原因:第一,有些地方對能源的需求、對電力的需求比這個(ge) 還高,並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第二,煤和電是一家,但有一段時間,煤走市場了,價(jia) 格上去了;而電走計劃,管住了,結果發電廠越發電越虧(kui) 損,所以有一些發電的煤電廠就不敢多發。實際上是管理問題、體(ti) 製機製問題。
朱彤表示,減碳是如何處理減碳和高耗能工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係問題,目標應該是想讓它從(cong) 高碳的高耗能工業(ye) 轉向低碳的高耗能工業(ye) ,而不是說把它的規模逐漸縮小。
“雙碳”到底該如何進行呢?
要重新認識中國能源資源稟賦。杜祥琬表示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除了化石能源資源稟賦之外,中國還有豐(feng) 富的非化石能源資源稟賦,比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所以應該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
杜祥琬在節目現場提到,中國的化石能源是以煤炭為(wei) 主,國際上是油氣為(wei) 主。現有技術條件下,煤電仍是主力能源。因而,實現“雙碳”不是簡單地退煤,而要實現“多能互補”,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低碳綠色電力係統。
首先要清潔高效利用煤炭,同時在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降碳,在這個(ge) 過程當中又要做好新能源的發展,讓它長大。本世紀初,太陽能、風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在整個(ge) 中國的一次能源當中貢獻不到1%,所以說當時有4個(ge) 字就叫“做微不足道”。我們(men) 研究了以後,提出來另外4個(ge) 字,它一定會(hui) 變成“舉(ju) 足輕重”。按照現在的數據,太陽能裝機和風電裝機都分別超過了3億(yi) 千瓦,還在增加,但是我要說這還不夠,未來還有4個(ge) 字“擔當大任”。
非化石能源領域中,水電已經作出多年貢獻,現在貢獻將近4億(yi) 千瓦。在非水可再生能源成長之前主要是水電,這是老大哥,但是以後的風和光可能量最大。但是,我要強調一下生物質能的重要性,因為(wei) 生物質能它能產(chan) 生不光是發電,它可以液態形式,氣態形式(沼氣),在節能環保上可以發揮它獨特的作用,所以我覺得這幾個(ge) 各有各的特點。核能呢,現在的貢獻比例還比較小,我覺得從(cong) 中國未來的能源結構裏邊,核能的貢獻比現在要大一點。之前,因為(wei) 種種的原因,大家對核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但是今天的核能大家如果深入去了解一下,它的安全性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做的相當不錯,將來跟光電、風電結合好,它是一個(ge) 比較穩定的集合。
非化石能源什麽(me) 時候可以擔當起主力隊員的這種作用?杜祥琬表示這是個(ge) 逐漸的過程,風、光、水、電所有的生物質能在一次能源之間的比例15.9%,到了2025年這個(ge) 比例應該能到20%左右,國家也明確到2030年25%,到了2060年它可能要擔當大頭超過50%,整個(ge) 加起來的話,非化石能源應該是第一位的。
朱彤表示,雖然我們(men) 現在的這個(ge) 新能源的比重還很低,但是能源轉型向可再生能源發展本身其實已經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比如說我們(men) 的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特別是它的動力電池這個(ge) 產(chan) 業(ye) 鏈本身用了也就10來年的時間,我們(men) 的電動汽車這個(ge) 領域從(cong) 技術、從(cong) 產(chan) 業(ye) 、市場已經走到了國際的前列,應該是領先地位,這個(ge) 是傳(chuan) 統汽車工業(ye) ,應該幾十年都達不到的一個(ge) 高度,那麽(me) 現在像動力電池的主要的原材料,我們(men) 在全球的份額基本上到60%以上。
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鏈也是一樣的,基本上達到70%~90%都是中國的,這本身來講如果隨著能源轉型的未來的推進,未來新能新能源的發展會(hui) 帶動更多的製造業(ye) ,更多的新能源低碳產(chan) 業(ye) 的發展,這個(ge) 是中國在未來低碳經濟時代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個(ge) 很重要的來源和組成部分,這個(ge) 我認為(wei) 是新能源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貢獻的一個(ge) 很重要的方麵。
節目最後,杜祥琬表示能源有一個(ge) “不可能三角”,如果一個(ge) 能源體(ti) 係又要安全可靠,又要經濟可行,又要綠色低碳這簡直是不可能的,我有一個(ge) 想法,我們(men) 要通過幾年、幾十年的努力提倡高質量發展的能源實現可能三角。